于源(寧波市發改委體改處副處長):在推進特色小鎮申報創建的過程中,其實很多基層一線的特色小鎮運作主體一開始也不是很清楚,我在這里打個比喻,比如一個企業到市場上招一個人才,人才肯定有各個方面素質的表現。第一,作為特色小鎮,要有一技之長。作為特色小鎮來說,它的一技之長就是它的核心產業是什么。
最大的特色一定是依據特色產業,我們強調四位一體,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其他的三個功能也一定是依附于特色產業融合體現出來的,這是第一個要求。第二,我們招一個人,氣質和形象要好一點,特色小鎮在空間規劃上,雖然空間不是很大,但一定要精美,包括除了產業本身的功能之外,其他的伴生功能都能夠體現小鎮在外形上或者是風貌上的特色,讓人感覺眼前一亮的感覺或要求。第三,企業用人,肯定是態度,實干是一個很重要的素質。特色小鎮在創建申報的時候,要求在投資上有實實在在的投資,而且是有效的投資,這個有效投資不光是小鎮基礎設施類的投資,更重要的是它圍繞產業進行的投資。所以,我們在申報要求的時候也明確指出,小鎮范圍內,除了住宅和商業綜合體以外的投資才能算做小鎮的有效投資。第四,人才的氣質要好一點,特色小鎮的氣質就體現在體制機制要靈活,氛圍是輕松創業、輕松工作的氛圍,所以在承接一些制度或者是體制的改革創新上,我們也要讓小鎮能夠優先體現出來。比如說像一些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新一類的創新改革也最好能夠在特色小鎮的空間里能夠體現出這樣的導向。我就打這樣簡單的比喻,這幾個方面是我們在申報過程中比較看中的。